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XX市产业链招商和重点产业园区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一、园区产业链招商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市深入践行总书记“多抱几个‘金娃娃’”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先后引进落地并培育壮大了中铜、上汽等大企业、大项目,吸引了200多家产业链头部企业落户XX,打造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一)突出园区功能定位。坚持山海联动、全域布局,沿海产业园区重点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龙头及产业链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山区产业园主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关联性和协同性,持续引进落地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拓展关联产业项目。已形成以东侨开发区为核心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区,2022年产业链企业86家,产值2758.4亿元;以工业区为核心的不锈钢产业集聚区,2022年产业链企业95家,产值1923.1亿元;以XX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2022年产业链企业49家,产值285亿元;以临港工业区为核心的铜材料产业集聚区,2022年产业链企业12家,产值266亿元。全面打造“龙头引领有力、链条上下贯通、集群高效协同”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二)加强产业龙头培育。针对龙头企业深挖潜能,梳理龙头企业扩能需求,延长产业链条,推动龙头企业扩能项目建设。先后推动XX新材料等龙头扩能建设投产,推进XX等产业链配套头部企业项目建设和投产。截止2022年,全市共有千亿企业2家,百亿企业12家,十亿企业29家,亿元以上企业合计287家。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专项行动,出台《XX市传统产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工作方案》,完成52家企业智能诊断服务,XX等企业完成数字化技术改造备案,XX茶业建成国内首条白茶智能化精制流水线。
(三)重点深化产业招商。一是绘制招商地图,以工业园区和具体地块为单元开发“招商产业地图APP”,详细标注招商地块面积、高程、土地类别、产业规划等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园区招商、地块招商。二是完善专班服务,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招商政策、一批重点跟踪项目”的要求,完善产业专班服务机制,由市政府领导牵头挂帅、全力推进,着力推进产业链高端项目、龙头项目、补链强链和服务型制造项目招商。三是实施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开展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主导产业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精准对接考察优质产业链项目。2022年,全年共签约产业项目182个,总投资665亿元,其中主导产业项目75个,计划投资474.7亿元。2023年一季度,新签约产业项目47个,计划投资137.3亿元。
(四)精准实施产业政策。出台“助企纾困44条”“贯彻落实一揽子政策51条”等纾困政策,修订印发不锈钢“7条”、锂电“7条”、铜材料“7条”、新能源汽车“6条”等主导产业配套政策;更新发布25类33项“免申即享”项目清单,2022年全年累计兑现政策奖补资金2.71亿元,惠及企业783家次;助力14家企业实现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8879万元,58家企业获批贴息贷款1.75亿元,805家企业获批纾困贷24.89亿元;全市为企业降本减负达93.23亿元,有效助推产业发展。
二、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基本情况
XX市现有10个省级以上工业(产业)园区和5个经县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以下工业园区,其中10个省级以上工业园通过“一区多园”模式管理27个工业园区。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逐步构建形成以经济技术开发区、XX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园区为核心,其余7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的“3+7”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格局。截止2022年底,上述园区合计入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