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1.对党性修养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党性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认为自己入党多年,党性修养应该不存在问题,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的现象。2.党性修养有所放松。自我认为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花时间和精力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便较少花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以致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不快。特别是思想上认为自己较长时间在省、市重要部门工作,受党教育多年, 也从事过特殊的港澳专项工作,经受过一定的考验,党性是没有问题的,对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没有以前重视了,从而产生了不严不实方面的一些问题。 3.党性修养不够到位。这些年来,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口头上喊得多,实际上没有真正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来要求自己、塑造自己、锤炼自己、磨砺自己,往往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存在着“退后一步天地宽”的颓废思想,追求平平淡淡的生活,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对自己要求放松了, 考虑个人的得失多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少了,关心分管的事情多了, 与己无关的事情过问的少了。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标准不高, 要求不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分管的事不出问题。
党性修养弱化,党性锻炼不强。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规定不严格,放松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使得班子成员精神上有所懈怠,面对“四风”的腐蚀,坚持党性原则不够,个别班子成员没能始终保持淡泊名利,思想上出现攀比杂念; 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有所放松,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偏离实事求是的做人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庸俗哲学;工作中满足于完成任务和不出问题,锐意进取精神不足,乐当“太平官”。
2. 在党性修养上有所放松。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
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工作中过于注重上级考核,过于注重抓大事抓全局抓宏观,过于重视重大项目、城建及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对群众的一些诉求关注不够。近年来,随着职务的提升、年龄的增长,掌声多了、恭维多了,也滋长了一些庸俗的观念,有时不能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有些事情上,民主集中制执行的还不够好,有时还存在“一言堂”现象。
党性修养放松,标准定位不高。满足于现有功劳薄,喜欢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比,总认为自身要求是严格的,工作也是多少有成绩的,有着歇一歇、等
一等的松劲情绪。同时,随着自己在主要领导岗位上任职时间的增加,对自己的要求约束也就放松了,没有把党章党纪、焦裕禄精神、先进先辈的优良传统作为党性锻炼的必修课经常对照反思,更拿不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 党性修养得不到锻炼和提升,缺乏长期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生信念,图安逸、图享乐、当太平官的思想渐渐抬头,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有所滋长, 也就出现了等待观望,按部就班,工作一般化,得过且过的现象。
在提升党性修养上有差距。没有较好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应有程度的修养,从政治理论方面来说, 由于经验主义作怪,缺乏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常把工作当成硬任务,学习变成软任务,从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就不够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就不够统一。
削弱了党性修养的持续锤炼,自我要求呈现降低的倾向。对加强自身党性修养重视不够,抓得不紧。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来提升党性修养做的不够,没有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慎言谨行、防微杜渐。在看到、遇到不正之风的事情时,没有站在维护党的形象、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去反思、去批判,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实为“不严不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