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写材料用典】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例文】“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我们必须始终警醒着、时刻准备着,切实把粮草备足、把猎枪擦亮,一旦有“不速之客”犯我门庭,定叫他处处碰壁、有来无回。(解放军报《善于应对“不速之客”》)
【典故】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七》,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
【释义】意思是,在平安的环境里应思虑到危难和风险,在稳定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动乱。
【赏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始终一以贯之,突出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周易》中提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开门见山地指出居安思危的治世理念;《左传》中讲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深入剖析了居安思危能够避免祸患的原因;《新五代史》中说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从正反两面进行比较,告诫世人要常怀忧患之心;《晁错论》中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则一语道破了要居安思危的原因。我们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无论是革命事业遭遇艰难险阻还是取得重大进展,共产党人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