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写材料用典】士有诤友,不行不义
【例文】“士有诤友,不行不义。”朋友相交,不是相互吹捧,而应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不是你好我好,而是及时发现各自缺点和不足,予以纠正改正。历史上不少人平时骄横无比、贪欲无度,最后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没有朋友“相警”。朋友相警,就是要做到“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如果像南朝梁诗人刘峻在《广绝交论》中讲到的“势交”之友,追权逐利,阿谀奉承,那就违反了交往之道,最终损人害己。(中国纪检监察报《朋友之间当相慰且相警》)
【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无义。
【释义】意思是,人有了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不会做坏事。指诤友能使自己少犯过失。“争”同“诤”。
【赏析】“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一个人修身立德、坚守正道,离不开朋友的提醒、亲人的劝诫,正所谓“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从来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思想趣味不同,择友之道各异。清代汪辉祖以自己做幕僚的经验告诉世人:“择友自辅,当无取其软美者。”这一告诫,至今仍有现实意义。1949年9月,彭德怀在新疆解放庆祝大会上,看到人群中有人抬着“万岁”的标语和自己的画像,当即对身边人员说:“胜利了,要警惕。‘万岁’的口号,首先应该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