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XX区委常委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第四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规划编制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进展,分析当前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刚才,规划编制单位汇报了基本思路,各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期工作成效,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各镇街、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组织保障有力。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调查研究深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形成了20余份专项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思路框架清晰。初步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六大战略重点"和"九大工程任务",规划体系基本成型。四是协同推进有序。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召开3次专题协调会,解决了规划衔接、数据共享等10余个具体问题。
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规划编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不平衡;二是战略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把握还不够精准;三是项目谋划质量需要提升,缺乏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四是规划衔接不够紧密,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各镇街、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二、准确把握形势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
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首先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从我区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民生短板较多等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强化社会治理,努力建设现代化新XX。
主要目标方面,建议考虑以下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左右,到2030年达到XX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重点任务要突出六个方面: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优化创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