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XX市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调度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调度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一阶段集中攻坚行动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自全市启动集中攻坚行动以来,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积极作为,取得了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在,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容不得半点松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开展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党中央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应对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政治部署。全市集中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周密部署,推动“两个覆盖”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面上看,覆盖广度得到有效拓展。通过运用大数据比对、网格员摸排、行业部门联查等多种方式,我们对全市新兴领域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底数进行了一轮“过筛子”式的梳理,基本摸清了家底。特别是在一些先行先试的地区,成效尤为显著。例如,有的区县在短短两个月内,就推动重点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62.7%提升至72.89%,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有的开发区,通过集中组建,一次性就新建了数十个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将重点非公企业的单独组建率提升至100%。这些数据表明,只要方法得当、力度到位,“两个覆盖”工作完全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点上看,党建质量呈现提升态势。各地在推进“有形覆盖”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覆盖”的路径。一批示范点、样板间正在不断涌现。在一些产业园区,通过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实施“五红聚力”行动,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些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开发区,党组织和党员已经成为企业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的“主力军”,真正做到了“角色不可替代、作用不可缺少”,彻底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的“两张皮”现象。这些生动实践,为我们全面提升“两个覆盖”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举措。新兴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细胞,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观念最活跃、利益诉求最多元的领域。如果党的组织和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覆盖到这些领域,党的执政根基就可能被侵蚀、被削弱。把这部分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第二,这是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时期。新兴领域往往代表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方向,是创新最密集、发展潜力最大的增长极。事实证明,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党组织能够发挥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引领方向的独特作用。浙江某园区企业,通过成立党员攻关小组,开展技术革新,为企业直接带来超过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党建与发展“双向赋能”最直接的体现。
第三,这是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随着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的兴起,数以万计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深度融入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他们工作流动性大、组织归属感弱、权益保障面临新问题。只有把党的工作延伸到他们中间,建立起联系服务他们的组织体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温度。
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不是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