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学习心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重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要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把56个民族紧紧团结成命运与共的整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学习这一重要论述,我既深切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也在联系实际中获得了启迪。我谈几点感受。
一、在历史纵深中明方向,于文明厚土里汲取力量
(一)以真理火炬照亮征程。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强调各民族平等联合,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注入了真理光芒。这不仅是理论的升华,更是行动的号角。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深处形成定力,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清醒。唯有如此,才能在风雨变幻中守住初心,在大潮奔涌中挺立潮头。
(二)以文明传承厚植根基。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博大精深,孕育了“大一统”的格局、“和而不同”的智慧、“多元一体”的格局。总书记指出,共同体意识是历史孕育的文化共识。这份根脉,既是民族自信的底色,也是国家团结的灵魂。干部在推动基层治理和社会建设时,要让文明之光映照寻常巷陌,让优秀文化浸润百姓生活,使团结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变为群众的自觉。
(三)以党史智慧启迪未来。
百年来,党始终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从李大钊“畛域不分、血统全泯”的呐喊,到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到新时代确立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历史经验昭示:团结是命脉,奋斗是根本。党员干部要以党史为镜,知来路、明方向,把党的智慧转化为治理的方法,把党的精神延续为前行的力量。
二、在精神浸润中聚共识,以价值引领中厚植情怀
(一)在价值共识中凝聚信仰。
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坐标,是亿万人民的心灵契约。总书记强调,要通过“五史”教育,引导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干部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讲大道理,用真挚的情感讲大信仰,让政治认同在百姓心中落地生根。只有让群众点头认可,才能让共同体意识化为心底的笃定。
(二)在文化认同中涵养归属。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主干挺立,枝叶方能繁茂;枝叶丰茂,主干才能葱郁。干部在推动文化建设时,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交流中融合,在创新中发展。无论是节日里的欢歌笑语,还是日常里的语言交融,都是中华文化凝聚人心的力量。文化的纽带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润物无声中让人倍感归属。
(三)在教育浸润中播撒种子。
青少年是民族团结的未来承载者。总书记指出,要把共同体意识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一堂课能启迪心智,一次活动能触动灵魂。干部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启发式、体验式的育人方式,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团结、在亲身参与中学会合作。种子一旦播下,哪怕细小,也会在岁月中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三、在实践担当中开新局,于团结奋进里奔涌伟力
(一)以制度保障稳固根基。
制度是最稳固的长城,也是最坚实的依托。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干部要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制度红利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的普惠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温暖的承诺。让群众在办事顺畅中感受到公平,在权益保障中体会到团结,这才是制度的真正力量。
(二)以交往交融汇聚人心。
团结不是口号,而是生活;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人心的记忆。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干部要善于创造交流的平台,让不同民族在同居共学、同建共享、同事共乐中相互熟悉、彼此信赖。日子过在一起,感情就暖在一起;心若贴在一起,力量就汇在一起。这样的团结,才是最深厚的根基。
(三)以舆论引领守护高地。
意识形态是看不见的战线,却关乎国家的方向和民族的未来。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坚决抵制“去中国化”和“泛民族化”的错误思潮。干部要把舆论高地牢牢守住,把正能量声音广泛传开。让团结的理念成为网络最强音,让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最主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成为时代最坚定的回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工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岗位履职全过程。当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就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亿万人民心中汇聚成河,我们的复兴伟业就必将气象万千、势不可挡。
加入AI写材料社群特权
免费一对一定制提示词:结合您提供的具体材料与写作需求,由专业老师针对性拆解需求、撰写专属提示词,确保提示词精准匹配您的内容生成目标。
免费提供知识库素材:自己用腾讯IMA搭建个人专属知识库,我们每日实时更新优质范文素材,让您后续基于自有知识库生成内容,从源头减少“AI胡编乱造”,提升内容准确性。
免费咨询材料写作思路:写作遇到卡点(如框架混乱、内容卡壳)时,可随时发起咨询,老师会快速帮您梳理逻辑、明确写作方向,高效突破创作瓶颈。
加入方式:微信 bgzmsw 公众号:综合办材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