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深刻理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价值意蕴
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重要文章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体现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是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意蕴,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1.在守魂脉、护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充分发挥文化主体性,创造了具有独特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的中华文明,塑造了华夏子孙心灵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党牢牢把握历史主动,高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旗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中华民族从苦难深重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以来,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史,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根基,中华文明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正是保持了绵延不断的文化主体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闪耀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理论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彰显出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汲取营养、彼此成就的鲜明文化特性。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破解“西方化等于现代化”的迷思。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才能有效团结人民群众;只有通过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到正确的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主张和方案,都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表达,无不体现出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打破了过去世界学术舞台由西方一种声音、一个语调所形成的知识垄断局面。在未来,要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话语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推进全球文化传播版图深刻变革。
2.在惠民生、聚民心中夯实文化底色
如果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一整套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任何现代国家和党派都无法实施有效的领导。只有实现人民思想上精神上的凝聚,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持久动力。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人民群众在民生方面的诉求不断增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既包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需要,也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幸福指数”的提升,更需要通过激发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