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精品)
AI写材料

文档

27034

关注

2

好评

0
DOCX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精品)

阅读 32 下载 9 大小 98.93K 总页数 7 页 2025-09-11 分享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精品) 一、政治站位与思想认识方面 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存在“温差”。个别同志在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时,满足于会议传达、文件学习,但在系统性、深层次的学思践悟上还有欠缺,未能完全将其内化为指导分管领域...
下载文档
/ 7
全屏查看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精品)
还有 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7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精品)

一、政治站位与思想认识方面

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存在“温差”。个别同志在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时,满足于会议传达、文件学习,但在系统性、深层次的学思践悟上还有欠缺,未能完全将其内化为指导分管领域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偶有发生。

对生态问题的政治性认识不够深刻。部分同志在看待某些环境问题时,习惯于将其作为单纯的业务问题、发展问题,对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政治风险、民生关切认识不足,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未能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来审视和推动生态环保工作。

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定力有所摇摆。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重大项目落地时,有时会不自觉地产生“先发展、后治理”的惯性思维,对一些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把关不严、开口子,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思想防线还需进一步筑牢。

思想自觉向行动自觉的转化不够彻底。虽然口头上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但在具体决策和工作部署中,有时未能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前置条件和刚性约束,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生态效益的倾向,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的链条尚有薄弱环节。

二、责任担当与履职作风方面

存在畏难发愁情绪,攻坚克难的锐气不足。面对一些历史遗留的、成因复杂的环境“硬骨头”,如黑臭水体治理、老旧管网改造等,有时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主动出击、一抓到底的劲头不足,缺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精神。

工作部署多、跟踪问效少。对于分管领域的环保整改任务,习惯于开会部署、文件批示,但在“最后一公里”的跟踪问效、督导检查上投入精力不够,对整改进度、整改质量的掌握不够精准,导致一些问题整改浮于表面,甚至出现反弹。

部门协同的“粘合剂”作用发挥不充分。在牵头负责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环境问题整改时,满足于常规性的沟通协调,但在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力量、形成攻坚合力方面,创新办法不多、力度不大,“九龙治水”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在应对上级督察检查时,有时过于注重台账、材料的完善,而对现场的实际问题、群众的真实感受关注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整改工作有时不够扎实、不够接地气。

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存在短板。对分管领域内的突出环境问题,坐镇指挥多,深入现场“解剖麻雀”少,对问题的根源、症结所在把握不够透彻,导致出台的一些整改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三、顶层设计与长效机制方面

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有待提高。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有时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从全流域、全周期、全要素的角度进行系统谋划。对于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环境问题,预见性不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

“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不够紧密。在推动问题整改时,过于聚焦于完成眼前的销号任务,而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方面思考不深、行动不快。部分领域“屡督屡犯”的问题背后,反映出我们常态长效监管机制的缺失和薄弱。

政策执行存在“一刀切”现象。在推动某些环保政策,如“散乱污”企业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时,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周全,有时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影响了政策效果和群众满意度。

源头治理的力度需要加大。在工作中,更多精力投入在末端治理和污染修复上,但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上,下的功夫还不够深,未能真正将生态环保压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具体问题整改与执行落地方面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对分管领域内的污水处理厂提标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