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第一议题”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理论武装的工作要求,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通过查阅会议记录、访谈党员干部、调阅学习档案等方式,系统梳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短板弱项。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理论学习“热在表面”,学深悟透存在温差
“第一议题”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常态化学习筑牢政治忠诚,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完成任务”心态,将学习等同于“读文件、念讲话”,未能真正将理论养分转化为思想动能。
从会议记录看,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以2025年1-7月部务会记录为例,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5次,其中12次为单篇讲话节选学习,仅3次围绕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专题研学。如3月12日学习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节选),重点摘录了“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部分,但对“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系统性论述未作延伸解读,导致参会人员对监督体系与社会工作职能的关联性理解不深。这种“掐头去尾”式学习,本质上是将理论学习降格为“资料收集”,忽视了原文逻辑的整体性、思想的连贯性。
从学习笔记看,“摘抄式”记录仍占主流。随机抽查12名机关干部的学习笔记,其中8本笔记以“时间+标题+金句”的模板呈现,如“2025年4月5日,学习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步要结合社区治理抓好落实”。此类记录虽完整保存了学习要点,但缺乏“为什么重要”“如何结合岗位落实”的思考痕迹。更值得关注的是,2名新入职干部的笔记中出现“照搬会议记录员整理稿”的情况,个别段落甚至存在错别字未修正的问题,反映出学习态度的敷衍与责任意识的缺位。
从研讨交流看,“表态式发言”尚未根本扭转。在7月20日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指示”主题,6名发言干部中,4人使用“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坚决落实”等表态性语言,仅2人结合分管的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提出具体思路。如分管基层政权建设的同志在发言中提到“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但未说明培训内容、频次及考核机制;负责社会组织管理的同志提出“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矛盾调解”,却未分析当前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优势与短板。这种“有部署无举措”的讨论,本质上是将学习成果停留在“思想层面”,未能转化为“行动方案”。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干部对“第一议题”的政治属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认为社会工作部主要承担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具体业务,“理论学习是务虚,业务推进才是务实”;有的同志将“第一议题”简单等同于“政治任务”,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学思用贯通”的主动意识。这种认知偏差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需求“两张皮”,削弱了“第一议题”制度的引领作用。
二、实践转化“浮在面上”,知行合一存在落差
“第一议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但从督查情况看,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未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具体举措。
在基层治理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转化不够深入。今年4月,部里部署开展“社区服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要求各街道结合“第一议题”学习中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论述,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在6月督查中发现,部分社区仍存在“重台账轻实效”问题:城关街道某社区将“每月开展3次便民服务”作为重点指标,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