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2025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过去一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农”工作稳步前行,“百千万工程”破题开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新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县、镇、村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进入2025年,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百千万工程”作为省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头号工程,其战略牵引作用在我们这样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它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实现绿色崛起、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抓手。立足“三年初见成效”这一硬任务,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更扎实的成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百千万工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全省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贡献出我们*市的坚实力量。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我们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确保高质量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奋力推动我市绿色崛起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守两条底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发展是硬道理,但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三农”工作的底线,就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政治责任,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根本前提。
(一)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完成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81.42万吨的硬指标。要大力推广“小田并大田”的成功经验,结合撂荒耕地整治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年底全市三年复耕复种计划完成率达到70%。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现代化,我们要积极拥抱科技,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高速插秧机等智能化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用科技为春耕生产注入新活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是底线性任务,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要持续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特别是要聚焦脱贫人口中的特困人员、“三留守”人员、因灾遇困群众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确保监测帮扶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不让任何一户、任何一人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防止返贫最有效的手段。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借鉴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不断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
(三)要多措并举激发基层活力。基层是政策执行的“神经末梢”,其活力直接关系治理效能。要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权力下放,健全“属地管理”事项清单,让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抓落实。要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推广“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数字赋能”模式,完善群众议事协商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要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健全激励关怀机制,畅通晋升渠道,提升基层干部待遇保障,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群众。同时,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