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AI写公文

文档

26642

关注

3

好评

0
DOCX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阅读 116 下载 7 大小 26.5K 总页数 9 页 2025-08-08 分享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聚焦当前我镇“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
下载文档
/ 9
全屏查看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还有 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9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聚焦当前我镇“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家底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刚才,镇农经站通报了上半年全镇“三资”管理专项审计情况,指出了12个村存在的合同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公示不到位等具体问题;纪委书记通报了2起典型案例,涉及违规出租集体林地、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些数据和案例,既是“警示钟”,也是“清醒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要从政治高度、民生维度、发展角度,深刻把握“三资”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三资”是集体经济的“命根子”,是农民群众的“共有财”。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对我们基层来说,“三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记账、管钱、收地”,而是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工程,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工程。

第一,“三资”管理是检验基层政治生态的“试金石”。农村集体“三资”归全体村民所有,其管理使用直接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从近年上级巡视巡察和镇纪委日常监督反馈的情况看,个别村存在“三资”底数不清、处置随意、监管缺位等问题,表面看是管理漏洞,本质上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的表现。比如,去年县审计组发现*村2018年将30亩集体鱼塘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包给亲属,合同期限长达20年(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期不得超过30年且林地、鱼塘等特殊用地另有规定的要求),村支书当时认为“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走民主程序”,结果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不仅造成集体经济损失20余万元,更让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任。这说明,管不好“三资”,就会伤了民心、寒了民意,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第二,“三资”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当前,我镇正处于推进“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关键期,无论是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都需要资金支撑。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村集体资产闲置浪费问题突出:全镇17个行政村中,有8个村的集体仓库、旧校舍等资产长期空置,有的甚至被村民私占;3个村的林地、水面承包合同到期后未及时重新发包,每年损失租金超15万元;还有个别村将集体资金存入私人账户、违规发放福利,导致“死钱”变“废钱”、“活钱”变“死钱”。可以说,“三资”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村集体有没有“造血功能”,能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第三,“三资”管理是维护农民权益的“护身符”。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而“三资”正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前不久,我在*村走访时,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拉着我的手说:“书记,我们村的集体林地每年能收几万块租金,可账上从来没公示过,我们都不知道钱去哪儿了。”这句话让我心里很沉重。农民群众对“三资”的关注,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如果“三资”管理混乱,群众就会觉得“干部在搞暗箱操作”,就会对集体事务失去参与热情,甚至激化矛盾。只有把“三资”管理透明化、规范化,让群众清楚“钱怎么花、地怎么包、资产怎么管”,才能真正赢得理解和支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要从清底数、立规矩、强监督入手,全面提升“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