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支部书记党课:不断锤炼本领,做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党员干部
各位党员、同志们:
总书记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体现了党的选人用人标准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高度统一。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时刻向党组织看齐、自觉保持纯洁性,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今天就围绕“做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领会“德才兼备”的深厚意蕴,坚持以严格的标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强调要德才兼备。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同时,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和严于律己的品德。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
(一)量才适用契合于传统优秀文化。从文化传统上看,我们党的干部德才观由来有自,根植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崇德、尚贤、举能”的重视德才的治理经验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中向往平等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先人们一直重视官员的德才素质,推崇德治和强调治理者的品德与才能,以实现良政和善治,虽然在不同时期也曾出现过重才轻德的唯才论或重德轻才的唯德论的思想和实践,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贤任能的人才选用模式,基本上为历朝历代所遵循和推崇。在人才的区分上,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答案。从知行是否合一上看,荀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中华民族坚实文化土壤,既充分吸收了近现代世界的先进思想文明,也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精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德才观,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且比后者更具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先进性。
(二)权衡“德才”体现公平正义理念。德才兼备是选人用人的最佳标准,但这类人往往数量少,可遇而不可求。在“德”与“才”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两者哪个为先,往往争议颇大,总的来说,“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是较为合理的,即治世用人重德行,乱世用人重才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处在一个盛世中华的再度崛起的进程之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观无疑是极富历史沉淀和战略远见的,辩证回答了选人用人中德才取舍的问题:德与才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德才兼备是最佳状态,但相较于才,德更为不可或缺。我们党的干部德才观,主要以德行和才能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标准,实际上也是在价值观层面上选择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公平正义价值导向,确立了干部配置的公平正义基本原则,即无论在“选什么样的人”的干部标准上,还是在“怎样选人”的选拔程序或制度上,都要符合公平正义的正向价值和行为规范。
(三)突出“德”在辩证中的首要地位。选人用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两点:一是要像祁黄羊一样,秉持公心、坚守正道,唯有如此,才能不被阿谀奉承者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