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六尺巷”精神演讲稿范文:让“六尺巷”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六尺巷’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所讲述的“六尺巷”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数百年,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六尺巷”精神,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在那个土地珍贵的年代,张家与邻里因一堵墙的归属起了争执。这本是极易引发激烈冲突的矛盾,但张家主人张英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宽容。他没有倚仗自己的权势去维护自家利益,而是以宽广的胸怀,选择了退让。他深知,宽容并非是对自身权益的忽视,而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境界。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纷争。在生活中,邻里之间可能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如噪音、停车位等问题产生摩擦;在工作中,同事之间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合、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隔阂。如果我们都能拥有“六尺巷”般的宽容精神,主动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那么这些矛盾都将迎刃而解。就像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宽容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豁达,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氛围更加温暖。
“六尺巷”精神,是一种礼让的美德。礼让,是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主动放弃部分自身利益,以维护更重要的价值——和谐。张英的礼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他明白,与邻为壑只会让矛盾升级,而礼让三尺则能换来邻里的和睦与长久的安宁。这种礼让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发展中,当我们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如地铁修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部分市民的生活。政府和建设方如果能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民众也能理解和支持建设工作,这就是一种现代版的“礼让”。在商业竞争中,企业之间如果不是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是适当礼让,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那么整个行业都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礼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风度,它能让我们在利益的天平上,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社会的整体和谐。
“六尺巷”精神,更是一种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六尺